導語:新能源加速汽車鋁化,鋁合金產業有望爆發,產業鏈解析
前言:既然汽車行業在經歷了至暗時刻后會有很大發展空間的話,那么有什么行業會受益于汽車行業的發展呢?相信會有人和我一樣有這樣的疑問,不知道大家的答案如何,不過個人覺得鋁合金行業尤其是車用鋁合金行業或將受益于未來汽車行業的景氣度提升。
本篇目錄
1.事件背景
2.認識鋁合金
3.細分賽道
4.小結及相關上市公司
PS:重點內容加粗顯示,方便加快閱讀
一,事件背景
特斯拉第三季度財報發布后,許多相關標的受到了關注,確實汽車的行業變動會影響許多相關行業的變動,未來鋁合金行業尤其是車用鋁合金行業或將受益于汽車行業的未來景氣度而爆發出巨大的發展空間。
二,認識鋁合金
原鋁在市場供應中統稱為電解鋁,是生產鋁材及鋁合金材的原料。鋁是強度低、塑性好的金屬,除應用部分純鋁外,為了提高強度或綜合性能,配成合金。鋁中加入一種合金元素,就能使其組織結構和性能發生改變,適宜作各種加工材或鑄造零件,經常加入的合金元素有銅、鎂、鋅、硅。
三,細分賽道
1.鋁壓鑄件
鋁合金壓鑄件主要應用在動力系統、底盤系統和車身三個領域。其中,動力系統鋁合金的滲透率高于 90%;底盤和車身結構件滲透率較低,在輕量化和一體化壓鑄背景下,有望逐步提升。鋁壓鑄件,尤其是底盤和車身結構件,是較好的賽道。
1)技術壁壘較高。壓鑄是一種利用高壓將金屬熔液壓入壓鑄模具內,并在壓力下冷卻成型的一種精密鑄造方法,生產過程集合了材料、模具和工藝等各項技術能力,具備較高的技術壁壘,需要持續的研發投入。
2)國內車用鋁合金壓鑄行業集中度極低
中國壓鑄行業集中度較低,以車用鋁合金壓鑄件為例,規模較大的企業有廣東鴻圖、文燦股份、愛柯迪,2020 年收入分別為 35.2 億元(壓鑄件業務)、26.0 億元、25.9 億元,市場份額分別僅為 2.6%、1.9%、1.9%。
鋁合金壓鑄件在汽車上的應用逐步呈大型化、整體化趨勢,隨著設備和研發投入增長,預計行業集中度有望大幅提升。
3)底盤和車身結構件鋁合金滲透率較低,提升空間大。當前燃油車的車身結構件鋁合金滲透率為 3%,純電動汽車為 8%,鋁合金滲透率整體較低,考慮到當前白車身由鋼結構向鋼鋁混合結構的趨勢較為明顯,鋁合金的滲透率有望大幅提升。底盤零部件中,使用鋁合金壓鑄的趨勢較為明顯,且滲透率仍較低,需求處于快速增長階段;車身結構件中,如車門框架、縱梁等,也有使用鋁合金壓鑄的趨勢,由于涉及到碰撞安全的問題,目前滲透率處于起步階段。
4)規模測算
首先預估2021-2025 年我國汽車銷量情況,并參考國際鋁業協會對我國汽車單車用鋁量的預計數據,測算我國車用鋁合金需求規模。在此基礎上,根據乘用車(燃油車、新能源汽車)、商用車的壓鑄件占比,可以大致推測出2025年乘用車、商用車的壓鑄件需求分別為 208.6 萬噸、62.6 萬噸,合計 383.9 萬噸,2021-2025年 CAGR 為 10.2%。
2.車用鋁合金板
汽車鋁板主要用于車身覆蓋件,包括四門兩蓋(前后車門、引擎蓋、后備箱蓋)、頂棚、翼子板等。歐美市場單車鋁板用量約為 40-50Kg,占車用鋁合金比重 20%。
1)國內鋁板用量較歐美少,但潛力較大
根據 CM 集團統計數據,我們測算國內單車鋁板用量約 20Kg,占車用鋁合金比重 10%-15%,較歐美市場仍有差距。隨著我國新能源汽車滲透率迅速提升,國內鋁板市場發展潛力較大。
以車身覆蓋件為例,2018 年我國燃油車和純電動汽車車身覆蓋件的單車用鋁量分別為 4.4Kg、8.0Kg,分別為潛在最大用量的 6%、12%;預計到 2025 年增長為 14.2Kg、23.3Kg,分別為潛在最大用量的 19%、28%。
2)歐美廠商長期壟斷全球汽車鋁板市場
根據 SMM 統計,截至2020 年,全球汽車鋁板產能約 390 萬噸,國外產能約288 萬噸,約占 73.8%,主要分布在美國、德國、日本等國家,美國市場份額高達 44%;國內產能約 102 萬噸,占比26.2%。分廠商看,諾貝麗斯、美國鋁業、肯聯鋁業份額較高,分別為 27%、12%、12%。
3)本土鋁板廠商開工率普遍不足,南山鋁業實力較強
國內產能中,外資廠商產能約為 38 萬噸,均處于正常生產狀態。本土廠商,大多開工率不足,主要原因有:1)產能過剩;2)生產技術難度高;3)汽車鋁板分為內板和外板,外板技術難度更大,本土企業多數只能生產內板。南山鋁業是本土唯一能批量生產內外板的企業,目前產能 20 萬噸,開工率為 30%。
4)規模測算
1)首先,根據諾貝麗斯的測算,2020 年中國市場需求為 30 萬噸,預計2025 年為 70 萬噸,2021-2025年 CAGR 為 18.5%。
2)其次,按照測算車用鋁合金壓鑄件同樣的步驟和方法,測算 2025 年中國市場汽車鋁板需求為 97.3 萬噸,2021-2025 年 CAGR 為22.6%。
3.電池盒
電池盒是動力電池的重要結構件,主要用于承載電池模組、冷卻系統等電池系統部件,保護電池在受到外界碰撞、擠壓時不受損壞。電池盒由上蓋與下殼體兩部分組成,上蓋的主要材料有金屬或復合材料,相對下殼體來說更輕??;下殼體需承載電池模組等部件的重量,需具備較高的強度,多為金屬材料。
相關上市公司:
1)電池盒輕量化趨勢明顯,鋁合金材質是主流方向
由于動力電池包占整車質量20%-30%,電池盒占電池包質量 20%-30%,電池盒輕量化是大勢所趨;同等尺寸下,鋁合金電池盒替代鋼制電池盒可減重20-30%,因此鋁合金材質是電池盒的主流方向。
2)從工藝角度看,上蓋多采用沖壓,下殼體多采用鑄鋁、鋁合金擠壓
1)上蓋:目前多使用鋼板沖壓,如日產 LEAF、BMW i3、Model S、Model 3 等;部分使用鋁板沖壓,如蔚來 ES8、小鵬 G3;
2)下殼體:目前主流使用鋁合金擠壓成型,成本較低,可同時兼顧不同尺寸大小動力電池盒的加工制造,缺點是焊接工藝較為復雜,如寶馬 IX3、大眾 MEB 平臺等
3)電池盒投入規模大、技術壁壘高,集中度較高
電池盒是動力電池中除電芯外質量最大的部件,多配套動力電池廠商“就近建廠”,且其重資產屬性較強,投入規模較大。從技術角度看,首先,主流的鋁合金擠壓成型工藝對焊接要求較高;其次,減少結構件、提升能量密度是電池包目前的主要方向發展,需要電池盒廠商具備較強的配套研發能力,因此技術壁壘較高。目前電池盒處于發展初步階段,高投入規模和技術壁壘,使得目前行業競爭格局較為集中。
4)規模測算
預計 2025 年新能源汽車銷量為 845.1 萬輛,假設電池盒單車價值為2500元,據此測算,國內電池盒市場規模211.3億元;2021-2025年CAGR為43.9%。
四,小結及相關上市公司
小結:從產業鏈上看鋁合金行業的相關行業非常豐富,單從車用鋁合金來看,鋁壓鑄件、汽車鋁板和汽車電池盒是較為優質的細分賽道,其內含更大的發展前景和投資機遇。受益于汽車行業的發展,鋁合金行業尤其是車用鋁合金方面會有很大的發展空間。